查看: 451|回复: 0
收起左侧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别为成绩和未来过度忧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8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别为成绩和未来过度忧虑成绩,平常心,高考生,家长,疫情
彭凯平
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生命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我们对生命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生活有全新的态度。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7月7日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届高考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备考季。在最后冲刺的这一学期里,他们迎来一系列猝不及防的变化,比如往年固定的高考日期被推迟了一个月,很多人都经历了长期宅家复习的特殊阶段。
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说,疫情带来的诸多变化,对今年考生造成了特殊的心理压力。考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对成绩和未来计划不要产生“灾难性思维”;家长和学校要注意多给孩子关怀和鼓励,加强对考生心理方面的保障。
今年年初,疫情暴发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多家机构和单位启动了“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紧急公益项目,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彭凯平说,他们心理援助热线接到了大量高中生打来的心理咨询电话。“我们的孩子确实担忧高考,更担忧的是父母因为高考而对孩子形成很大的压力”。
彭凯平说,可能导致考生考前精神压力过大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给考生增加了很多诸如焦虑、担忧等额外的心理负担;宅家防疫的封闭空间,改变了考生以往的生活规律、生活方式和身心状态;全天宅家学习,考生和父母之间容易出现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还有一些高考生之所以产生浓重的焦虑感,是因为他们过分看重一场考试和人生道路的关系,很丧气地觉得自己一旦高考失利,未来就彻底没有好出路了。彭凯平认为,通过这场疫情,全社会应该改变一些比较传统的观念和思想,比如“一考定终生”,淡化考试分数,而强化人生意义。
“今年疫情可能会让大家对高考有一个新的认识——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生命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对生命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生活有全新的态度。”
彭凯平认为,“考得好就决定未来发展好”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终身学习,人类社会一定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它们所带来的人的气质变化才是对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别单纯把分数看得太重要。”彭凯平说,对年轻人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具备为人处世的能力、优雅的谈吐和较强的团队精神,保持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在高考生正式走进考场前的这段时间,如何更好地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彭凯平给高考生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学习调节情绪。充分的休息,是积极情绪的一个重要调节技巧。“到了这个时候你再去临阵磨枪,已经没什么用了,大脑是需要休息的,心情的调节非常重要。”彭凯平说,此时考生要让自己保持愉悦心情,听听音乐,看看大自然。
第二,别藏在家里躺在床上,要保持一定适度、健康的运动,多出来走走、看看,饮食上保证身体的营养。
第三,对考试、成绩,以及未来的计划保持积极心态。不要产生“灾难性思维”,总想着:“我没准备好,我怎么办?”“我没准备好,我一辈子就完了,我工作也完了!”
第四,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这段时间,考生和父母、同学、老师都要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进行积极的关系建设。“当周围都是支持你、关怀你、爱你的人,这会让你感觉很温馨、很温暖,也会让你变得更加聪慧”。
第五,找到一个简单易行,能让自己产生“福流”感的事情,即“做这件事情能够一下子让你静下来,沉浸其中,酣畅淋漓,物我两忘”。“比如笑,做情绪调节就是要学会笑,可以自己对着镜子傻笑,或者听相声、听音乐,做你喜欢的事情”。一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其实决定了每个人心理倾向,比如去洗澡,穿一身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意气风发,这就能给考生带来自信感。
彭凯平希望考生能和周围人多接触,多和朋友、家长谈心,分享自己当下的担忧和愿景。另外,可以去憧憬一下高考之后自己能做的“充满希望的事情”,这种希望未必非得和大学志愿连在一起,也可以是那些美好的生活愿望,比如去向往已久的地方旅行,遇见自己喜欢的人,等等,“这种积极思维是有意义的”。
除了考生的自我心理调节,在高考前夕,家长和学校也必须通过一些方式和渠道为高考生减压。
彭凯平看到,不少家长过于操心孩子的高考,把自己搞得成天压力很大,神经兮兮,结果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让自己心态调整到积极状态,这个时候就会对孩子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
他建议,家长要寻求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与别的家长多交流沟通,互相帮助。但是要注意,在和其他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不要攀比,不要说谁考得好,谁考得不好,也不要挑剔老师哪里不行。“我们家长聚在一起要把话题改一改,多讲一讲互相支持关怀的事情,少一点批评和挑剔”。
彭凯平强调,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爱、关怀和支持,多理解、多欣赏。“因为即使孩子没考好,并不表明你的孩子这一生完蛋了,并不表明你作为父母失败了——因为你的失败和成功是由你来决定的,不是靠你的孩子来决定的”。
高考前后,学校教师们应当给予考生更多鼓励,不要提所谓的排名、升学率,要经常表达出每个孩子都很优秀的态度;教师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到坦诚、公开、透明,保持互相理解和支持。
另外,彭凯平建议,高考期间,学校除了给考生提供物质和安全保障,还要充分重视心理层面的保障,提供心理咨询,让所有考生内心觉得很温暖、踏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何淼、孙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