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中孕育出的网络语言,不少已成为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教科书,入词典,说明了网络语言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应当说,网络热词的大量涌现,与网络虚拟世界和自媒体把关人缺失、缺位的特性直接相关。但是,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空间,却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低俗,何尝不是现实世界低俗、庸俗的真实写照?
“草泥马”、“屌丝”、“逼格”等网络热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发酒疯”不以为耻,“小妖”变成高校迎新标语,都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的价值取向已经俗不可耐。事实上,近年来,网络名人凤姐、干露露、郭美美们,无一例外,都是在迎合大众的审美恶趣,这些人的道德底线已经到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地步。
社会道德滑坡,必然引发拜金主义、浮夸造假、诈骗伪装盛行,是非不分,善恶莫辨,美丑颠倒,也就习以为常。于是,本是无聊的事在一些人眼里却很“有趣”,本该愤恨的事,在一些人眼里却变成了“钦佩”,本该谴责的事,一些人却大加赞美。某著名职业经理人被指博士学位造假时,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互相激荡,人们的思想解放,价值多元,社会更开放,更包容。但是,思想解放、社会开放、价值多元,不代表没有的主流价值观。
的确,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如果任由“草泥马”、“屌丝”、“逼格”这样的粗俗网络热词泛滥,任由某些主持人在各大电视节目中贩卖其没有廉耻的价值观,正气就无法抬头,主流价值观必然得不到弘扬,社会风气只能每况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