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文苑丨杨仁才神话故事:棺材石(高城镇高黄村神话传说系列之--十二)
点击关注| 东正之声,惊世芳华
(十二)棺材石
高黄村最西边,与高城镇一河之隔的旗杆山,这里紧靠漂水河东岸,山水畈地,土地肥沃。漂水河的一个大回湾,将漂水河东岸的几个自然塆子围在大回湾里。漂水河遇上旗杆山横亘在岸边形成了一个大的回湾,山下常年是一潭绿油油的清水,旗杆山的北面是王家塆,西边是池家塆。山下经过漂水河千百年、上万年的冲积,在池家塆前形成了几十亩肥沃的油沙土良田,这里的土一把抓起就能捏出油来,种啥长啥。
河岸边是一片古柳林保护着这一片良田,使至免遭山洪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王家塆到有姓王的,池家塆从来没听说过有姓池的,乃至高城几乎就没有姓池的。既然叫池家塆,想必一定有姓池的,那是何朝何代的事无从考证。
既然是山水相拥被河流环绕的地方,那一定是块风水宝地。
旗杆山并不高,海拔只两百多米,可临漂水河的东边,是刀劈斧凿般的陡峭,小时候我们小伙伴常在山顶往下滚溜石。石头从山顶往下滚,石头越滚越快,石头遇上障碍物,石头就会跳起一丈多高,我们一群小伙伴看到是一脸欢快的笑容。大人发现后将是一顿斥责,一是若山下有人会非常危险,二是石头会滚到山下的田里。牛在山上吃草时,不小心滑倒,滚下山摔死的事时常发生。山下有一片独特早熟的枣子树,别的枣子一般要在秋天或在早秋时才成熟,这里的枣子割麦时就熟了。这种早熟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品,这种枣子个大,结的厚实,脆甜。
旗杆山半山腰有一凸起的石头,非常像棺材,前面凸起的地方像棺材头,石身与棺材一般长短,故名棺材石。小时候在山上放牛时,常在棺材石上玩耍。
棺材石下面能容好几个的似洞非洞的溶洞。棺材石在上面罩着,在下面可以挡雨。因此,老鹰常在棺材石上面栖息,在下面躲雨,所以又叫鹰子石。叫棺材石因它像棺材,叫鹰子石因老鹰喜欢在那里栖息。
就是这样的一尊棺材石,它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高城出来个贪官,贪官贪得无厌,鱼肉百姓,雁过拔毛,致使当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高城老百姓联名到县衙告状,高城贪官忙拿银两到县衙去打点,这样官官相护,不了了之。
百姓又到州府、省府告,结果还是一样,不了了之。
一年高城大旱,一个高城籍在京城为官的状元回乡省亲,他看到高城百姓食不裹腹,衣不遮体,饿殍遍野,到处是一片凄凉。
状元看家乡是这样一般景象,他写了一封信,用三百里快骑送往州府,让州府赶紧开仓放粮,以救百姓于水火。
州府当即回信,说救灾粮款已放。
州府、县衙救灾粮款确实已放,但被高城贪官变卖成银子,中饱私囊了。
第二天饥寒的灾民成群结队在街上将状元的八抬大轿拦住,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拦住状元的轿子状告高城的贪官。
状元速下轿子,看着一片衣不遮体、骨瘦如柴的灾民们,状元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状元接过灾民的状子,并当着灾民的面表态,一定要治罪、法办贪官。
状元忙写状书一封,连同灾民的状子派快马一同送往县衙,让县衙赶紧到高城来查办高城贪官。
县衙接到状元和灾民的状子,状元是京官,京官在下面是见官大一级,县衙哪敢怠慢,县官带着一帮捕快,骑着快马赶到高城,查实后好将高城贪官缉拿归案。
县官带着捕快来到贪官家中,贪官一见县官忙伏地下跪,痛哭流涕,大喊冤枉。并数落着他如何清正廉洁,如何为民着想,说救灾粮、救灾款早已发放到灾民手中,说告状的不是灾民,而是一帮刁民。
县官忙令捕快到贪官家中搜查。
贪官家中不光没有余粮,更没有什么金银财宝,贪官穿着普通布衣,捕快打开他的锅盖一看,锅里无一粒粮食,全是糠菜。
县官一看,这哪是什么贪官,明明是与民共苦的好官,忙令收兵回营。
状元看到这一切,也是有口难言。
第二天,高城贪官来到县衙击鼓伸冤,他要状告状元,凭空诬告他的清白,偏信刁民的一面之词,险些将他治罪,要求县衙还他的清白。
县衙没法,只好传状元到县衙应诉,第二天开庭再审。
状元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说他是贪官,目前确无真凭实据,还被别人抓住把柄,反咬一口,但县衙的公文一到,明天不得不去应诉,怎么办呢?弄到状元一晚上没睡着觉。
第二天县衙惊木堂一响,庭审开始。
高城贪官在公堂上是叫苦连天,声泪俱下,大谈他如何为高城百姓着想,如何为百姓办好事,自己是如何清正廉洁,现在又是如何遭恶人、刁民告状,要求县衙一定要秉公办案,还他以清白,并要求县衙一定要治诬告者的罪,将矛头指向状元。
状元站在庭前,是无言以对,后悔自己太感情用事,不光是引火上身,看他不依不挠的样子,自己还真下不了台。状元心虚起来,不由额头浸出了冷汗,可事到如今,还真没有好办法。
一群灾民赶到县衙门外,齐刷刷地跪了一大片,大喊他们没有看到过半粒救灾粮。
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接着一声惊雷地动山摇。
灾民在县衙外大声喊道:“你个贪官,你说假话,你不怕雷劈了你吗?”接着又是一声响雷,高城贪官心虚了,头上是大汗淋漓。
三道闪电已过,三声响雷将旗杆山上的棺材石下半身抓到了县衙,落在了县衙院中。
众人起身一看,棺材里全是金银财宝。
高城贪官一看天老爷发怒了,吓得双腿筛糠,他正想狡辩,一声响雷直劈他的脚前,他知道,若再说假话,天雷就会劈死他。
状元上前问道:“这些金银是从哪里来的?”
高城贪官一时语塞,又一阵惊雷响起,直震他的脑门儿,贪官怕招天雷打,不得不说实话:“这都是我贪来的金银财宝,我偷着藏在了旗杆山的棺材石里,我该死!我该死!”说完,贪官就跪在地上脑壳像小鸡啄米似地磕着头。
案子真相大白,人赃俱获,高城贪官只好在灾民状子上签字画押,并承认了他贪赃枉法,贪得大量金银财宝。
这时,天空乌云收起,电闪雷鸣停止,太阳直照大地。
高城贪官贪得无厌,惹起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因贪污数额巨大,证据确凿,准备秋后问斩,贪官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旗杆山上的棺材石,下半部棺材身就是贪官用来藏宝的,被雷抓走了,去当了物证,剩下挺立在山上的只有棺材盖了,下面空荡的地方就变成了人们躲雨、老鹰避风的地方。
现在的棺材石(鹰子石)在七十年代尾,高城在漂水河修电站时,被人破坏的不成样子,旗杆山下的一大片古柳树林现在也无影无踪;原来夏天全大队的人常在树林里开会,孤品品种早熟的枣子树现在已绝种,在蓝天上展翅翱翔的雄鹰,爱在鹰子石上栖息,喜欢在石下避风躲雨的老鹰早已踪影全无。人类越来越多,其它动植物却越来越少。
近百年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比过去几千年、上万年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要严重。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作者简介:杨仁才,复转军人,一个具有文学情怀的知名企业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晗审核:杨仁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