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香 发表于 2025-1-25 14:19:28

东正文苑丨杨仁才:高城的典故

点击关注
| 东正之声,惊世芳华

随州“塔儿湾的老师付、淅河老师教书、安居的老表到你家吃早饭,三里岗子捉王八”四大典故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在高城目前为止整理挖掘出来两个典故,仅供大家一乐,毫无褒贬之意。

一、高城的油匠——滑头。

高城的香油在随州是有名的,撞杆一响香满街。随州送礼送香油必是高城的。它走进了大武汉,首都北京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地。特别凉拌菜滴几滴高城的香油,顿时满屋飘香,让你馋得直流口水。高城的香油,经由十几道工序完成。关键是炒芝麻,这需要师傅独特的技术。炒老了出油少,炒嫩了油不香,这必须要由有经验的班子头大师傅亲自把关,每道工序都不能半点马虎才出得好油。

每年秋收后,芝麻、棉子上市,油榨也开始忙活起来。由掌握榨油技术的师傅领头,组织一班人马,开始昼夜劳顿,一班大概5-6人。晚上撞杆声与油匠们的呐喊声十里八乡都能听到,而且每天必须要完成一榨油。从炒、磨、蒸、装、榨。往往一榨油到最后出油,有时得鸡叫几遍才完成。

里面一个小油匠就住在榨行100米开外,十月初八才结婚。新婚燕尔他舍不得新婚的娇娘。每天夜里半炷香时,他总是偷着跑回家和新婚的妻子云雨一番。他新婚妻子也等着她的夫君回来,门不反锁,用一把靠子椅将门顶住。完事后小油匠再去掌他的撞杆,干劲会更足,一杆撞下去,金烂烂的油直往外流。

这个秘密让他的同行中年油匠知道了,中年油匠做好准备,想去钻个空子。经过几天的策划,有天晚上,他提前半个时辰跟小油匠说,我们肚子有点儿疼。我要出去方便一下,你帮我代哈劳。小油匠说好。因原来他到小油匠家去过多次,早被小油匠媳妇的美貌撩拨得魂不守舍。中年油匠照直奔往小油匠的家中,与小油匠的妻子云山雾罩了一番,心里美到他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反正油匠身上不是香油味、就是棉油味,与她夫君身上一个味。小油匠媳妇没注意,也没觉察出来。中年油匠回油榨后对小油匠说:上趟茅房舒服了一大截。

小油匠看到香烧半炷,也溜回家中。正要与媳妇行云雨之事时,他媳妇醉眼朦胧的说:“你哪来那么大的劲,你刚才不是回来的吗?”小油匠一听如五雷轰顶,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提起裤子一溜烟跑进榨房,破口大骂同行不是人,朋友妻不可欺,兔子不吃窝边草,尽干缺德事!这一骂全油行的人都知道了怎么回事。班子头赶紧出来打圆场说:“这种事你想让全高城人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都怪我把你新婚的事忘了。这样,今年多分你20斤香油,从明天开始你提前回家,掏油饼的事是我们的。” 由班子头出面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所以高城的油匠---滑头,就成了典故。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本身油匠天天在油里滚,满头都是油,头是滑的,二是滑头、爱占别人的便宜。

二、到高城赶集——上了老当

一外地的瞎子会算命,高城逢单日是集,瞎子提把胡琴来到高城赶集,帮人算命赚点银子。高城下街一户比较殷实人家,近段时间有点不顺,女当家的把瞎子请到家里,帮忙算算,改改关煞。

这瞎子三十出头,也没结过婚,见了年轻媳妇浑身骨头是酥的。瞎子也是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了得,一表人才。刚一落座,瞎子说我先拉胡琴,唱个歌你们听。瞎子拉了十恨、十爱,唱了十恨、十爱小曲,一边拉、一边唱,二胡拉的委婉动听,如诉如泣,瞎子嗓音也好,唱得这家女主人心花怒放。拉完唱完十恨、十爱,女主人还是不尽兴,让瞎子再拉唱一曲十把扇儿,瞎子自然高兴。不知不觉快到中午,命还没算。

正好这天女主人丈夫的老表来她家,老婆子在屋里烧火准备饭菜招待她娘家侄儿。这时她丈夫,老表赶集也回家了,女主人一同把瞎子留到家里吃饭。女主人的丈夫心生不快,也没发作,因有老表在不好说什么。

桌子摆好,饭菜上桌。殷实人家自然少不了几个好菜,有腊肉,腊鱼,炖鸡蛋等八九个菜。老表,瞎子围桌而坐。老表自然座上席,瞎子因赶高城的集,起得早,早就肚子饿得咕咕叫。滚烫的炖鸡蛋上桌,男主人故意说:“这炖鸡蛋怎么是冷的,来,老表请。”瞎子哪管那多,大些挖了一匙子送到嘴里。这哪是冷的,滚烫滚烫的,瞎子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着实烫了个哭笑不得。

酒过三徇,男主人不断请老表喝酒吃菜。过去礼节大,主人不请客人是不会动筷子的。主人也尽管往好菜请。瞎子也跟着老表占光,尽吃些鱼肉。男主人故意将腊肉换了地方,将一碗辣椒放在原先放腊肉的地方。男主人一请,瞎子自然往腊肉碗里夹,一筷子辣椒下口,瞎子辣得冷汗出来了。瞎子也不是善头,嘴里说道:“辣(拿)你妈的X,辣(拿)你妈的X。”男主人与他的老表笑到酒菜都喷出来了。

这个典故就是:到高城赶集——上了老当。



作者简介:杨仁才,复转军人,一个具有文学情怀的知名企业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睿睿   审核:杨仁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正文苑丨杨仁才:高城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