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 发表于 前天 18:06

米饭随州作者章克慧

米饭 【作者:章克慧】

作者章克慧
还在儿时,常听经历过饥荒饿肚子年代的奶奶感叹:“这样的白米饭,不要菜都可以吃三碗。”那个时候刚分田到户后,农村统一从双季稻改种一季杂交稻,以前种的籼米、桂朝米都被淘汰。曾经怎么煮都又硬又没有米香味的品种被高产、软糯、自带浓浓米香的杂交稻取代。所以对经历过饥荒年代吃树皮草根,甚至观音土充饥的老人来说,一碗软糯喷香的白米饭是多么的美味诱人!







那个时候大家的日子都苦,也没有多少油水,所以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顿饭风卷残云般干掉三四碗都很正常。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消耗大常年大食量似乎撑大了胃的容积。这样的话,如果是走城里的亲戚就很尴尬。因为城里人大多是吃轻松饭不出力的,而且菜品丰富油水足,所以一般家庭都是一个小电饭锅还不煮满,人均一小碗的样子。如果是放开量的吃,那点米饭不够一个人吃的,所以只能干憋着勉强吃碗饭垫个底。


农村人煮饭大多是大铁锅,一顿饭最少一升米(大概三斤左右),蒸熟后满满大半锅,大海碗装好几轮都不担心没有了,而城里人家都是电饭锅煮饭,为避免浪费,一顿饭用小碗舀一碗米,刚盖住锅底的样子,煮熟盛饭时又是细瓷小碗,一个人勉勉强强一碗就吃饱不添了。吃惯农村的大碗饭,刚上初中住校,凭票打饭时才对三两半斤米饭的量有了具体化的概念。那个时候正长身体,学校大集体有盐无油的菜,让常处于空仓状态的胃蠕动得更激烈,所以常常觉得那三两米饭被食堂师傅克扣了很多,一个女孩子吃半斤又怕被人笑话,每天都是在半饥饿状态下努力啃书本的穷学生。


所以那时候特羡慕吃得那么斯文又少量的城里人,为什么他们不饿呢?也在心底暗暗期待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吃一点就饱了呢?

长大后融入南下打工的队伍,初期也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打工妹,住集体宿舍,吃食堂最廉价的饭菜,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所以也常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渴望大快朵颐美食的机会,饭量也一样大的出奇,每餐一大碗米饭塞进肚子里,不到下一顿饭点来就开始咕咕叫了。有时候也怀疑自己的胃是不是个无底洞?


直到后来摆脱帮老板打工的生活自己做生意。租房子、添置炉灶,一日三餐都是想吃什么自己买了做,才算彻底结束饥饿的感觉。再后来,认识了大厨级别的先生,有了家,有了娃,每餐的饭菜几乎不重样。不知不觉我成了个菜篓子,用餐期间吃的菜总是多过饭量。随着应酬的增多,我发现在满桌美味珍肴面前,推杯换盏间胃就被填满了,大家都没有吃主食米饭的习惯了。这些年更甚,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的变缓,不想囤肉的难度越来越大,还有营养专家的佐证——白米饭就是罪魁祸首。所以为了减脂塑形,为了健康美观。大家对白米饭的嫌弃态势也是趋之若骛。尤其是爱美的女性,一年四季难得吃一碗白米饭。自己也是自虐般的吃了几年的杂粮粗粮,对白米饭敬而远之,渐渐的感觉胃似乎真的变小了,家里买10斤大米几个星期都吃不完。自己也成了那个曾经羡慕的用细瓷碗吃猫食一样斯文的城里人了。







古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经验似乎也失灵了,这个曾经被农民视为命根子的高碳水化合物在当今的健康饮食理念里也变得越来越地位不保。再看看如今的孩子,佐以各种各样色香味俱全的荤菜素菜,大人像哄什么似的,他们吃口饭如咽药一样难以下喉。

曾经被祖辈视为生命之柱的白米饭,不同的年代却落得如此迥异的境遇实在唏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米饭随州作者章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