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星星 发表于 2024-10-4 08:17:30

随县“枫桥式”平安乡村(一)

序言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乡村要振兴,平安是保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共建共治共享更高水平的平安随县、法治随县的重要举措。县委政法委推出《随县“枫桥式”平安乡村》,其目的是坚持示范引领,在全县营造竞相争创“枫桥式”平安村(居)的良好氛围。

“一二三”步走十年“零上访”

尚市镇尚市店居委会

近年来,尚市镇尚市店居委会紧紧围绕“平安尚市店”建设,提升一种意识,狠抓两个重点,坚持三项措施,实现了十年进京零非访、越级零上访,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民主示范社区”和“全省综治维稳先进集体”。

一、提升“一个意识”,强化纠纷化解责任落实。一是加强领导。尚市店居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立由支部书记担任主任、两委班子成员为调解员的调委会,定期对群众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处、化解,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矛盾纠纷化解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和督办,并纳入年终考核进行奖惩,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责任得到持续压实。二是明确目标。结合年初签订的《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其他重点工作“四同四化”,即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细化、量化、标准化、科学化,切实将工作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三是建立机制。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负责、专班包保和定期研判会商机制。对疑难杂症的化解,成立由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首次接访人为直接责任人,治保主任、网格员、法律顾问参与的工作专班,实现快速诊断、集中化解。



二、狠抓“两个重点”,夯实基层治理工作基础。一方面,狠抓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建成拥有1个视频监控平台、28个A类探头、10台电脑、1套视频会议系统、1套村村响系统的监控研判中心,并与公安监控平台、城乡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形成视频监控全覆盖;认真落实平安风险系统治理相关要求,结合县、镇两级《平安稳定情况通报》和《平安风险系统治理工作月报》,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内各类风险隐患,做到平安风险全梳理;建立居委会警务室,配置巡逻车5辆,巡逻装备10套,实现治安巡逻全天候;设立纠纷信息员8名,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群众意见,达到社情民意全收集。综治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排除各类隐患219处,有效的维护了春节、全国“两会”、桃花节、牡丹节等重点时期辖区居民的安全,提高了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另一方面,狠抓“枫桥式”平安乡村创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提炼多年来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具有尚市店特色的“枫桥式”平安村(居)创建工作。根据“枫桥式”平安创建实施方案,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以自治法治德治为导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做实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平安风险系统治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探索便民服务“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一条龙”服务,有效畅通了民意、连接了民情、赢得了民心,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三、坚持“三项措施”,提升平安建设整体效能。一是坚持两制融合。深入推进“逢四说事”和“访议解”两制融合,在领导、力量、措施、机制上进行整合,对初信初访,做到及时受理、及时交办、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回复;对一般矛盾,坚持问题化解不过夜;对重大疑难问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或向上级请示,安排专人及时跟进,切实做到“积极办理不回避、坚决办好不含糊”。今年以来尚市店居委会共接待群众来访89人次,其中提供政策咨询77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2件,调处成功率达100%。二是坚持法治宣教。尚市店居委会在努力提升干部自身的法治工作能力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广场的宣传作用,通过文化橱窗、文化长廊、宣传牌、文化墙、普法高清电子屏、村村响等形式,加大对辖区居民的法治文化宣传。坚持聘请法律顾问,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和咨询152人次,使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群众的普遍共识。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戒毒人员集中学法,1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戒毒人员无一例重新犯罪。三是坚持民主自治。制定了《居委会议事规则》《居委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等村规民约,并将“以和为贵”“息诉止争”等传统观念贯穿其中。严格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坚持落实村务公开透明,切实做到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对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周全考虑合理诉求。充分发挥“能人”“熟人”优势,利用“五老人员”在群众中有威信、有能力的特点,用“家常话”和“大众理”及时对“身边事”进行调解,搭建矛盾双方的“连心桥”和干部群众互动的“缓冲带”,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大幅提升了辖区群众对尚市店居委会的满意率和支持度。



扫码关注我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县“枫桥式”平安乡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