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星龙渊 发表于 2024-8-15 00:46:16

“平安随县”聚焦基层(十二)



强平安法治宣传增社会治理效能

县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县检察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始终把案件办理的政治、法律、社会“三个效果”与平安法治宣传有机结合,为全面推进平安随县、法治随县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主要做法是:



一、紧贴中心强宣传、增效能。一是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通过开展 “12.4宪法宣传日”“平安建设宣传月”“禁毒宣传月”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平安法治宣传氛围。利用下乡扶贫、主题党日、结对共建等契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开展法律讲座和法律咨询,广泛宣传物权、土地、刑事、婚姻、知识产权、民法典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直接受教育人数达3000余人。二是加大对重点工作的宣传。加强对检察机关助力平安建设、服务复工复产、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公益诉讼等重点工作、全局性工作的宣传。2019年以来,撰写的《七家炼油小作坊被关停了》等多篇关于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环境保护宣传稿件被《检察日报》刊载。三是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宣传。结合工作职能,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普法教育,引导他们学法守法,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关注少年儿童平安法治教育,积极开展“防止校园欺凌”“共护明天”等检察开放日活动,助力“平安校园”创建质效。检察长、副检察长分别担任其所联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未检检察官坚持定期组织法治教育进校园专题讲座,共发放法律宣传资料6000余册,受到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以案释法强宣传、增效能。一是在文书说理中“以案释法”。利用检察法律文书种类多、用途多、发放面广的优势,在检察建议书、纠正违法通知书、公诉意见书等法律文书说理上下功夫。围绕案件争议焦点、群众关注热点等展开严格规范的说理论证,充分阐述作出决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使检察法律文书成为普通群众可以用来学习的法律教材。二是在现场宣告中“以案释法”。通过检察建议送达、对不起诉案件当事人进行现场宣告不起诉等机会,向在场人员介绍案件基本情况,阐述理由根据,坚持一案一说理,使参与人现场受到法治教育,提高办案透明度,增强司法公信力。三是在公开听证中“以案释法”。在公开听证过程中,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相关人员旁听案件办理。注重归纳阐述案件事实和法理,在彰显法治的同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今年已组织公开听证普法20余次,达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积极效果。



三、丰富载体强宣传、增效能。一是“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加强检察典型案例宣传,撰写的案例宣传稿件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湖北日报》《随州日报》等采用82篇。积极适应“互联网+”和“微时代”潮流,注重发挥“两微一端”宣传平台作用,并通过《新时代、新随县》栏目,就民生热点问题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互动。二是“线下+线上”相结合。一方面,积极深入乡镇、社区、村组,就危险驾驶、非法种植罂粟等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另一方面,因疫情影响,将法治课堂搬到“线上”,采用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举办法治公开课,切实保证了宣传效果。三是“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代表委员大走访、法治宣传大巡展、走访民营企业、“法律六进”等活动,结合扫黑除恶、环境保护、“三大攻坚战”等民生关注热点,实现乡镇法治巡展全覆盖,收集并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20余条,开展“法律六进”5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认真举办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公开听证等活动,使人民群众了解支持检察工作,提升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效能。



来源:长安随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安随县”聚焦基层(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