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店镇:小花菇撑起“致富伞”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彭晓华 刘冬 通讯员 李茵3月15日,广水市吴店镇东门楼社区,湖北红仓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香菇种植园,一排排立体栽培架上,菌棒整齐排列。花菇们撑起褐色“小花伞”,个大朵圆、长势喜人。凑近细闻,菇香袭人。
“你看,这个菇上的花纹都长开了,形状饱满圆润,在市场上能卖到50元一斤。”红仓丰公司董事长潘晓枫手捧菌棒,笑得合不拢嘴。
潘晓枫是曾都区人。2015年,他随公司到吴店镇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四年后,承包千余亩土地转行种黄桃。受疫情影响,成效不明显。
“我在吴店镇工作多年,对吴店感情很深,总想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潘晓枫不想放弃,多方调研寻找新项目,最终瞄准了香菇产业。
吴店镇是广水市香菇种植重镇,香菇种植历史达40余年。全镇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空气湿度高、年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香菇生长。
彼时,吴店镇也在“苦恼”——全镇素有“食用菌之乡”的美誉,村民个个是种植能手,但都是农户零散种植,成本高、产量低、利润薄,“缺龙头企业带动”。
双方一拍即合。2022年10月,吴店镇级合作公司——广水市三色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与红仓丰签订协议,共同打造现代化科技智慧农业香菇种植园。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占地100余亩,预计年产香菇200万袋。
同时,红仓丰与东河村、王子店村、东门楼社区、中心社区4个村级合作公司达成合作。4个村级合作公司或投资购买香菇大棚,由红仓丰提供生产、管理、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或提供园区建设土地、获取土地租金;或提供原材料、劳务派遣服务等。多方携手,共同推动吴店镇香菇产业发展壮大。
2022年11月,香菇种植园破土动工。次年9月,正式试产。
原料搅拌、机械制棒、高温灭菌、强冷降温、自动点菌……步入红仓丰标准化车间,4台自动装袋机一字排开,全力运转,2名工人正有序工作。
“我们采用机器自动化制棒,工人任务非常简单,只需将传送带上的菌棒整齐码放到不锈钢灭菌架上即可。”潘晓枫说,“一条自动化制棒生产线一天能生产菌棒3万棒,仅需2名工人,同样数量,人工制棒得要15人左右。”
潘晓枫介绍,种植园建有70个电动智能种植大棚、生产制棒标准化车间、高标准净化无菌车间、养菌大棚、全自动接种车间、保鲜冷库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可实现香菇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全链条生产。
“生产出来的香菇,我们会进行分级分类筛选,共四个等级。品相极好的花菇市场价可达到50元每斤,次之可售40元每斤,以此类推,每个层级差价为10元每斤。”潘晓枫说,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产管理,园区生产的香菇品质上佳,吸引了众多公司合作。
“目前,我们已与吴店金丰、随县万佳等公司达成意向,由它们进行统一收购,出口日韩等国。”潘晓枫介绍,今年园区预计年产干香菇20万斤以上,年产值达800万元,利润300万元。
产业发展红火,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潘晓枫介绍,目前种植园共有长期务工人员30余人,平均每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高峰期时,150余人在园区打零工,每天人均工资130元。
沈大国和妻子是东河村人。老两口年过五旬,儿子儿媳们都在外务工,两人在家照顾孙子上学。闲来无事,时常打打麻将。种植园成立后,老两口来园区务工,负责接种、搬袋等。一年下来,老两口年收入近4万元。“有事干、有钱赚,谁不高兴呢!”沈大国笑道。
吴店镇人大主席段功伟介绍,在红仓丰等企业的带领下,吴店镇香菇木耳产量实现了质的飞跃,由过去600多万棒(袋)增至800至1000万棒(袋)。今年,东河村、王子店村、双乡村将向红仓丰分别追加投资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共同助力吴店香菇产业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