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村的“猪经济”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见习记者 陈巧巧 通讯员 朱国勇 汪文平近日,走进位于随县均川镇药山村的大雄藏香猪生态养殖农场,只见绿树掩映的猪舍旁,一头头体态健硕、憨态可掬的黑猪正悠闲地觅食、嬉戏。近年来,药山村大力发展藏香猪、黑毛猪特色生猪养殖,配套大型养殖场开展肉猪“二次育肥”,盘活了乡村集体产业,壮大了村民致富增收的“猪经济”。
“当初回来养猪,大家都不怎么看好,连我父母都不支持。但我想用行动告诉大家,农村也有广阔的舞台,农业也有美好的前景。”藏香猪生态养殖农场负责人吴万雄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在大学期间,就对农业农村发展有着浓厚兴趣。
2019年,吴万雄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和优裕生活,毅然返回老家药山,在海拔最高的山头,踏踏实实养起了藏香猪。他凭借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从25头母猪起步,只用了3个月,便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25头。“正常情况下,一头藏香猪每窝最多产仔5头,但我养的猪,每窝产仔8头,而且成活率百分之百。”经过3年多的经营,目前吴万雄的养殖场存栏生猪200头,年出栏成品猪600余头,收益50万元以上。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喝泉水、吃山珍长大,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逐渐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为了保证猪肉的质量,吴万雄每天起早贪黑在农场忙活,每天早上,他都会将猪放出来活动,晚上把猪唤回猪圈。“藏香猪是放牧型猪种,以草食为主,一年左右才能出栏,抗病能力要远远强于普通猪,肉质也会优于普通猪肉。”吴万雄说。
吴万雄告诉记者,前几天他认真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农村干下去的信心。在他的带动下,药山村先后有6户村民通过养殖藏香猪增收致富。
在药山村,村民董登朝养殖的黑毛猪同样“钱”景良好。相比传统生猪养殖,黑毛猪抗病能力更强,肉质更紧致,价格也更稳定,市场供不应求。据悉,董登朝养殖本地生猪近10年,两年前暴发的非洲猪瘟,让他的半生积蓄毁于一旦。“普通肉猪育肥,只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黑猪出栏需要10个月甚至一年,但黑猪发病率低,单价更高,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收益更稳定,风险也小得多。”董登朝说。红安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药山村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该合作社2004年组建,现存栏种猪2500头,年出栏肉猪4000头,收益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
药山村党支部书记董长明也是生猪养殖的一把好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前,董长明有8年的养殖经历,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21年,药山村与红安养殖专业合作社对接,采用“村集体+村干部”模式,投资40万元,开辟生猪二次育肥产业。预计每年育肥半成品猪100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二次育肥产业时间短,风险小,有董书记成熟的养殖技术做后盾,利润更加稳定可控。”负责项目日常管理的村退休会计、老党员贺祖国说。目前,猪场存栏肉猪93头,长势良好。
“厚重而古老的药王山文化绵延千年。今天,我们追随炎帝足迹,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就是要利用好药山独有的山水资源,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下一步,我们将从特色种养殖入手,引进优质的肉猪品种,采用生态的养殖模式,将药山的‘猪经济’发扬光大。”董长明如是说。
页:
[1]